关于实验室2026年度开放课题项目基金申报指南

2025-04-03987

为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多学科交流与合作,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项目研究基金,资助国内、国外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现实验室面向广大研究人员征集2026年度开放课题项目计划申报书。


一、资助项目类型

包括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一般开放课题项目与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


二、主要资助方向

本基金计划围绕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面向我国呼吸疾病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选择能提升实验室创新与竞争能力的、前瞻性的、有良好研究基础及应用前景的课题进行立项资助。主要资助呼吸领域如下方向(不限于):

(一)重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临床救治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1.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实时监测预警与快速检测

2. 呼吸系统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

3. 重症肺损伤患者精准诊治技术

4. 抗呼吸系统感染药物和疫苗研发

(二)慢阻肺的演进规律、精准分型和诊疗新方法研究

1. 基于队列的慢阻肺精准分型和演进规律研究

2. 慢阻肺生物标本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3. 慢阻肺早诊早治新技术研究

4.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

(三)哮喘发病机制研究和新型诊疗技术研究

1. 哮喘发病环境风险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2. 哮喘精准分型和疾病演进规律研究

3.哮喘诊断和治疗新方法、新靶点开发和应用

4. 过敏原组分和致敏性分析研究及应用开发

(四)慢性咳嗽致病机制研究和新型诊疗技术研究

1. 慢性咳嗽的神经调控与致病机制

2. 慢性咳嗽诊疗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五)支扩症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 支扩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学体系

2. 支扩重叠综合征特异性治疗手段

3. 病原体感染引起支扩症气道炎症急性加重与迁延研究

4. 支扩症特异性治疗干预手段

(六)间质性肺病和肺血管病的早诊和综合管理研究

1. 开发高度模拟临床诱因或结局及迎合新型药物开发的间质性肺病和肺血管病动物模型或肺芯片模型

2. 建立不同诱因间质性肺病和肺血管病的多组学数据库

3. 开发无创灵敏的间质性肺病和肺血管病早诊技术

4. 开发长效安全的新型治疗药物

5. 揭示间质性肺病和肺血管病的早期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七)肺癌新型早筛、早诊、早治技术研究

1. 探索早期肺癌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明确中国肺癌高危人群

2. 早期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3. 开发及验证早期肺癌鉴别诊断新技术

4. 阻断早期肺癌发展的新疗法

(八)基于人工智能的呼吸疾病诊疗新技术研究


三、资助条件

1. 本年度拟资助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一般开放课题项目8-10项,每项15万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4项,每项25万元。研究期限为3年,起止时间为2025年6月- 2028年5月。

2. 一般开放课题项目面向实验室外单位科研人员申请(不含实验室PI团队或课题组成员),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申请人须出具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知情同意函。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申请人需为联合实验室成员。

3. 一般开放课题申请人须联合本实验室PI或骨干研究人员(具备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导师资格的骨干研究人员)共同申报,重点实验室PI为项目合作PI。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须由国内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加拿大FIRH研究院PI或骨干研究人员(具备中级或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导师资格的骨干研究人员)联合申请。

4. 一般开放课题项目课题经费不外拨。经费拨付至本实验室项目合作PI账户,课题负责人掌握经费使用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课题经费拨付至全重实验室PI或骨干研究人员账户,中外双方团队共同协商经费使用事宜。

5. 一般开放课题项目成果与产权归合作双方共同所有。科研成果需标注“受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号)”,成果需合作双方共同署名,其中实验室(项目合作PI)需为项目论文第一通讯单位(作者)。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科研成果需标注“受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呼吸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资助(项目号)”。成果需合作双方共同署名,其中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PI或骨干)需为项目论文第一通讯单位(作者)。


四、限项要求

1. 申请人及实验室项目合作PI同期只能申请1项开放课题,连同在研的开放课题数目(包括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开放课题项目)最多不得超过2项。

2. 已获得开放课题资助者尚未结题、需再次申请的,申请书需附上前期已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3. 同期以实验室项目合作PI身份申请一般开放课题的研究人员不能同时申请自主课题、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专项课题、“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项目。同期以实验室项目合作PI身份申请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的研究人员不能同时申请自主课题。

4. 每个课题组每年申报不超过1项,总体在研项目不超过2项。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项目不在此限项范围内。


五、申请程序、时间

点击下载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1),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和申报内容,将申请书电子版及附件材料发送至实验室科研管理邮箱sklrdkygl@gird.cn。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5月3日。


六、项目遴选方式

实验室将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遴选项目。在收到项目申报书后,将进行形式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分和评审意见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金额。


七、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苏杰

电话:020-83205217

电子信箱:sklrdkygl@gird.cn


附件:

1.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

2. 申请单位知情同意函(模板)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4月3日